【指南汇总】做MRI血管壁检查,探索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


编者按:指南文件,往往来源于临床,用于临床;既是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又可反过来用于规范临床实践。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曾回顾了不同指南里“关注斑块成分,分析斑块性质”的相关内容:


本文拟分享两个《指导规范》文件对易损斑块检查的解读。



01/《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诊治指导规范》

该指导文件建议对新发TIA 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评估,其中包括“易损斑块的检查”:

图片


02/《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

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该文件推荐对超声发现的重度狭窄(≥70%)或不稳定斑块,应进一步行核磁检查,影像学检查流程如下:

图片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需要进行积极的病因探索。颈动脉颅外段/颅内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或闭塞,或怀疑为责任血管(无论狭窄程度),推荐MR-VWI 检查,以评估斑块易损性,若为不稳定斑块,则继续采用MR-VWI 随访斑块情况;若急性期已做MR-VWI 且斑块不稳定,推荐继续MR-VWI 随访。颈动脉MR-VWI 不仅可进一步了解狭窄/闭塞病因,而且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做出较准确的评价。影像检查流程如下:

微信图片_20250722140835.png



— THE END —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