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专题系列


编者按:糖脂代谢紊乱直接或间接地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糖脂代谢紊乱包括高血糖和异常脂质代谢,特别是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如何通过常规的糖脂代谢指标,准确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或揭露潜在机制,是目前研究热点。

本文简介两篇相关文献,以飨读者:



01/

图片

题目: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关系

背景: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现已被推荐为用于2型糖尿病检测和监测的生物指标。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AI)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新标记物。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是指除了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总和,从本质上讲,非HDL胆固醇水平越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和非HDL-C与PAI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筛查了4252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血液检测信息,包含葡萄糖,HbA1c,HDL胆固醇,LDL胆固醇,甘油三脂,促甲状腺素(TSH)。

非HDL-C和PAI的计算方法如下:

-PAI = 甘油三脂÷ HDL胆固醇

-非HDL-C = 总胆固醇 - HDL胆固醇

结果:研究纳入4252名2型糖尿病患者(2572名(60.5%)女性和1680名(39.5%)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人群的年龄、总胆固醇水平、HDL胆固醇水平、TSH水平和非HDL-C水平显著较高,HbA1c和PAI显著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PAI与非HDL-C(r = 0.427,p < 0.001),HbA1c(r = 0.163,p < 0.001)和葡萄糖(r = 0.154,p < 0.001)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 = − 0.090,p < 0.001)。

结论:在临床实践中, PAI可能有助于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患者。


02/

图片

题目:冠心病患者中,不同糖代谢状态下RAR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背景: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CHD)风险独立相关。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AR)被认为与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诊断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尚无研究关注CHD患者的RAR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旨在冠心病患者中探索RAR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着重关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该关联的变化。

方法:10267名冠心病患者根据RAR四分位数(Q1: RAR ≤ 2.960; Q2: 2.960 < RAR ≤ 3.185; Q3: 3.185 < RAR < 3.441; Q4: RAR ≥ 3.441)进行分组。使用逻辑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的RAR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不同葡萄糖状态对RAR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

结果:在10267名参与者中,75.43%有颈动脉斑块。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RAR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OR:1.23; 95% CI 1.08–1.39)。当RAR作为分类变量时,Q4组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是Q1组的1.24倍。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RAR在糖尿病患者中与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的关联强度最大(OR:1.28; 95% CI 1.04–1.58)。

结论:冠心病患者的RAR与颈动脉斑块显著关联,在共患糖尿病人群中,关联强度更高。

6402.jpg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