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08:32:11 by admin 43
MRI-PlaqueView软件,基于磁共振图像,对斑块负荷和成分进行量化可视化分析,其分析数据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于评估药物治疗效果。本文介绍的这个研究(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Medicine, Marquette University,Radiology Department,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就是基于MRI-PlaqueView评估他汀类药物治疗6个月后,斑块体积的变化,文章作者发现,磁共振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斑块体积减小,但超声测量的 IMT 未显示任何变化(原文简要翻译如下):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反映全身斑块负荷的标志。目前,颈动脉斑块的评估或临床试验终点主要是以超声测量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为标准。然而,在使用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他汀类药物的多项试验中,IMT的变化是适度且缓慢的,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改善情况。
拥有一种可靠的能够早期检测斑块消退的无创方法对于评估个体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减少新疗法临床试验的样本量和成本很重要。心血管磁共振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 可以测量颈动脉斑块体积,在评估治疗效果方面优于二维超声测量的IMT。我们检验了以下假设:颈动脉斑块患者接受 6 个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通过 3 Tesla CMR 可以检测到斑块消退情况,而这种消退情况并不反映在IMT的变化上。
方法:26 名颈动脉斑块患者 (IMT> 1.1 mm,67 ± 2 岁,7 名女性)分别在基线处和他汀类药物治疗(6 人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7 人增加服用剂量,13 人维持他汀类药物剂量)6个月后接受3T CMR(T1、T2、质子密度和飞行时间序列)检查,使用软件MRI-PlaqueView (VP Diagnostics, Seattle WA)基于磁共振图像分析斑块体积 (PV);此外,通过超声检查测量IMT。比较基线和 6 个月时 PV 和IMT的变化,并探索斑块成分(富脂质坏死核和钙化)与 PV 的关系。
结果:
他汀类药物治疗6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86 ± 6 至 74 ± 4 mg/dL,p = 0.046), CMR PV 下降 5.8 ± 2%(1036 ± 59 至 976 ± 65 mm3,p = 0.018),平均 IMT 没有变化(1.12 ± 0.06 与 1.14 ± 0.06 毫米,p = not significant)。
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或增加剂量的患者有 -8.8 ± 2.8%(p = 0.001)的PV变化,而维持他汀类药物剂量的患者有 -2.7 ± 3% 的 PV 变化(p = not significant)。
CMR 斑块厚度存在圆周异质性,颈动脉后壁区域(颈动脉分叉处对面,241-360度,见表3))的IMT厚度最大,颈动脉前壁区域(颈动脉分叉处,61-120度,见表3)斑块厚度显著减小。超声在捕捉不同区域的内中膜厚度时,具有局限性。
富脂质坏死核(R = 0.62, p = 0.006) 和钙化 (R = 0.45,p = 0.03) 的变化与 PV 的变化相关。
表1.受试者基本特征表
表2.斑块体积变化
表3.斑块的外周分布
结论:颈动脉斑块患者接受 6 个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3T CMR 显示斑块体积减少,但超声测量的 IMT 未显示任何变化。斑块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和斑块消退幅度的区域差异可以解释 为什么超声测量的IMT 不显示变化,并进一步支持了测量斑块体积的价值。3T CMR 在评估个体治疗反应方面比超声 IMT 具有潜在优势,并且可以减少斑块消退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持续时间和成本。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