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的饮食模式与动脉粥样硬化


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这是业界共识;然而吃什么才算健康,历来都充满争议。围绝经期常伴随一系列代谢的变化,是预防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关键窗口期。那么,对中年女性进行饮食干预,会不会使其受益,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呢?有研究者发现,中年女性少摄入红肉、加工肉类、油炸产品和含糖饮料等,与未来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低有关,原文简要翻译如下:



背景:女性绝经期常伴随不利的代谢特征变化,包括内脏脂肪增加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 B 升高等,其动脉粥样硬化往往也因此而加速进展。围绝经期是女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时期,中年女性可能会从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中获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目的是:

  • 使用从全国妇女健康研究(SWAN) 中的饮食重复测量数据来评估中年饮食模式与晚年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前瞻性关联;

  • 比较用于评估饮食-疾病关联的 3 种降维技术的表现。


方法:共有 1246 名来自全国妇女健康研究的中年妇女(基线平均年龄:46.3 岁)完成了饮食评估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扫描。在 1996-1997(基线处)、2001-2003(第5次随访) 和 2005-2007(第9次随访) 期间的 3 个时间点收集饮食数据,用主成分分析 (PCA)、降秩回归 (RRR) 和偏最小二乘回归 (PLS)等三种统计学方法识别饮食模式(PCA 将相关的食物项目组合成加权线性组合(即饮食模式),以解释原始食物变量的最大变化。RRR 旨在确定解释一组预先指定的中间变量中最大变异的食物组合,而 PLS 旨在推导出解释中间变量和食物变量)。在第2009-2011(第12次随访) 或2011–2013(第13次随访)时,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CCA-IMT)、外膜直径 (AD) 和颈动脉斑块指数。
 
结果:从 PCA 中确定了谨慎饮食模式(prudent)和西方饮食模式(western)。对西方模式的高度依从性与更高的 CCA-IMT 相关联。由 PCA、RRR 和 PLS 确定的西方模式第四四分位数的女性分别比第一四分位数的女性的 CCA-IMT大 0.042 mm(95% CI:0.011、0.073)、0.033 mm(95%CI:0.0086、0.057)和 0.049 mm(95% CI:0.025, 0.074),谨慎模式与 CCA-IMT 没有显著关联(如下图)。
图片

结论:在不同的饮食模式推导方法下,西方饮食与 CCA-IMT 之间的正关联关系是稳健的。中年女性少摄入红肉、加工肉类、油炸产品和含糖饮料等与未来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低有关。



— THE END —

6402.jpg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