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14:02:32 by admin
29
糖萼是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一层胶状粘膜,厚度仅在微米(μm)数量级。其骨架为蛋白质和大分子多糖,其余90%以上为水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糖萼的存在,能减少血流阻力,同时使血液中各种细胞和生物分子不容易附着穿透血管内皮细胞。
这种叫糖萼的结构在生物界并不罕见,比如活鱼的表面就有这样一层粘膜。它的存在使鱼在水中游弋时的阻力大大减少,而且刚从水中捞出来的鱼不容易用手抓住。荷兰科学家Hans Vink教授团队工作几年才成功地固定住活体动物血管内皮细胞糖萼的骨架,并在2003年公布了由此拍摄到的第一张完整的血管内皮糖萼电镜图像(见下),一举奠定了当代糖萼研究的里程碑。过去十几年随着生物科学研究手段的突飞猛进,糖萼的研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终于回答了困扰科学家多年的一些问题,那就是血管内壁上这层微米(μm)级的粘膜会有多大的作用。这里只做一些简单介绍:-调节血管通透性:小分子如水、糖和氨基酸等可以穿过糖萼与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分子量越大越难通过糖萼。LDL是一个大分子,正常情况下不能轻易通过完整的糖萼。换句话说,如果糖萼受损,大量LDL就会进入动脉血管内膜。-抑制凝血过程:血液中一些生物分子,如抗凝血因子,可以通过特殊作用和糖萼结合,所以完整无损的糖萼使血管内皮在正常生理环境下保持抗凝血机能。-控制血管表面炎症:糖萼可以抑制血液中免疫细胞和血管内皮接触粘附。同时糖萼还可以通过结合血液中细胞因子(Cytokines)阻碍它们诱发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糖萼可以结合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蛋白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新生HDL,起到抵御血管内皮氧化损伤的作用。-信号传导作用:血管内皮表面糖萼可以感应血管内血流速度及血流剪切压力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递到内皮细胞,引发细胞形态和功能变化。其中包括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随血流剪切力增加,舒张血管和增强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连接以及信号沟通。这都是血管壁的重要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