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功能受损扮演重要角色


微信图片_20250801102632.jpg导读:本次推文介绍的研究揭示了衰老通过削弱巨噬细胞的自噬和清除凋亡细胞能力,限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研究强调应针对老龄人群开发个体化治疗策略,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的疗效。简要翻译如下(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945065/: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起始于促粥样硬化脂蛋白(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在动脉内膜的沉积。 随后,单核细胞渗入血管壁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蛋白后转化为泡沫细胞,进而形成脂质斑块。衰老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外与在体实验,比较年轻与衰老巨噬细胞对促粥样硬化脂蛋白的反应,揭示可能阻碍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的年龄相关机制。


方法:

体外实验:研究者从年轻(10-15 weeks)与年老(81-104 weeks)小鼠的骨髓中提取细胞,在实验室中分化成巨噬细胞,给予或不给予促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agLDL)处理24小时,然后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蛋白组学和代谢通路分析。(这一处理设计的目的是观察不同年龄巨噬细胞在高脂环境下蛋白表达与功能的变化)


在体实验:将年轻或年老供体的骨髓移植至经放射处理的年轻小鼠,并通过AAV-PCSK9病毒和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喂养14周后,再改喂标准实验室饲料4周以诱导动脉粥样硬化逆转。小鼠处死后,获取主动脉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染色分析。

图片

研究简介




结果:

体外实验与年轻巨噬细胞相比,老年巨噬细胞在接受agLDL处理后,积累了更多脂滴,但却未能相应激活自噬机制和胆固醇外排功能。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进行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老年巨噬细胞中与内吞、吞噬和摄取相关的通路表达明显下调。功能实验进一步证实:老年巨噬细胞的凋亡细胞清除能力(efferocytosis)下降。


在体实验:在移植了年老骨髓的受体小鼠中,动脉粥样硬化逆转受损,表现为:循环炎症细胞水平未能有效恢复、自噬激活与凋亡细胞清除减少,斑块中CD45+和CD68+细胞持续存在



结论:衰老通过削弱巨噬细胞的凋亡细胞清除作用和自噬激活能力,损害其功能,从而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 这一发现强调,有必要进一步阐明衰老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分子机制,以开发针对老龄群体的精准治疗策略。

6402.jpg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