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源性卒中:概念、病因、诊断、治疗


640.png1.概念

源性卒(cryptogenetic stroke,CS)是指经过目前全面规范的检查过程,仍不能发现病因的缺血性卒中,全面规范的检查过程一般包括脑结构影像、血管影像、心电图、超声心动和必要实验室辅助检查,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筛选。CS发病率因所使用筛查手段及诊断标准不同具有较大差异,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0%~40%,目前在高级卒中中心检查出的高度隐匿CS仅占缺血性卒中的10%~15%。


在脑卒中研究以及临床实践中,常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或病变部位对卒中进行分型,常用的分型方式如下表所示。

图片

三种常见的脑卒中分型


不论采用哪种分型方法, 不明原因型卒中均可以理解为源性卒中(Strokes without a known cause are called “cryptogenic”)。

2.病因探索

CS常见的病因包括隐匿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或血管炎高凝状态少见的心源性栓塞如隐匿性心房颤动、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病、偏头痛)、遗传性单基因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其中,主动脉斑块、卵圆孔未闭和阵发性房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3. 诊断

CS的病因诊断对临床医生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2016年NEJM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总结了隐源性卒中的评估诊断流程(汉化版如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及科研。

图片

隐源性卒中诊断流程


4.治疗

CS的急性期治疗与缺血性卒中相同。因CS的"隐源性"特点,其二级预防显得更加重要。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尽可能明确卒中的病因,根据病因选择二级预防策略(如下表),例如对于心源性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心源性栓塞的卒中复发率;对于卵圆孔未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则是其一线治疗选择。

图片


参考文献

  • 付琳, 陈晓霞, 王晓蓉, & 刘振国. (2017). 隐源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 50(12), 943-947.

  • Saver, J. L. (2016). Cryptogenic strok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4(21), 2065-2074.

  • 刘鸣, 刘峻峰, & 吴波. (2017). 脑血管病分类分型进展与解读. 中华神经科杂志, 50(003), 163-167.



— THE END —

6402.jpg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