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13:09:37 by admin 38
研究1:横断面研究,日本人群
目的: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 UA)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存在争议。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在70、80和90岁的社区老年人群中,评估血清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基于超声检查)关系。
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538名男性和577名女性,以血清UA为自变量,以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为协变量,分别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最大值(max-CIMT)和内-中膜厚度均值(mean-IMT)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在女性群体中,血清UA与 Max-CIMT (β = 0.081, 95% CI = (0.026, 0.136);P = 0.004)和mean-IMT (β =0.015, 95% CI = 0.003, 0.029;P = 0.016)显著关联。在每个年龄组的亚组分析中,仅在70岁左右的女性中发现,血清UA与均值mean-IMT显著关联(β = 0.031, 95% CI = 0.008, 0.053;P = 0.008)。
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在70岁左右女性群体中,血清UA升高可能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2:横断面研究,瑞典人群
背景: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CVD)密切相关,然而,这种关联是否独立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否依赖于性别,尚不清楚。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基于人群队列(50-64岁人群)在不同性别群体中,探索血清尿酸(Serum Urate, SU)浓度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瑞典心肺生物成像研究(SCAPIS),有3万名参与者,年龄在50-64岁之间,旨在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本横断面研究是SCAPIS的一部分,主要纳入其中的试点队列(N = 1040,48.8%为男性),排除了自述既往有CVD病史(N = 68)或痛风病史(N = 3)的受试者;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采用Agatston方法评估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oronary arterycalcification score, CAC),基于超声定量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颈动脉斑块;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评估SU四分位数与CAC、CIMT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
结果:无论是在男性还是女性群体中,BMI、hs-CRP和高血压患病率在不同SU四分位数组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数据显著性。在校正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教育水平,吸烟史,运动水平,BMI、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hs-CRP和eGFR)后,男性中较高的SU (>308μmol/L)四分位数与较高的CAC得分有关,但女性中没有观察到此类关系;此外,SU与CIMT或颈动脉斑块没有显著性关联。
结论:在男性群体中,较高水平的SU与CAC有关,但在女性群体中未观察此种关联中不相关。此外,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未观察到SU与CIMT或颈动脉斑块的关联。这意味着SU的生物效应在男性和女性中存在差异,或者,SU对不同部位的血管或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响。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