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09:39:37 by admin 14
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IC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在亚洲人群中患病率较高。然而,已有研究对不同种族间ICAS患病率的比较多为间接分析,存在成像方法、定义标准和研究对象的异质性,尚缺乏在相同标准下直接对比Caucasian与Chinese人群ICAS患病情况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明确种族差异是否独立于年龄和心血管危险因素。
本研究纳入两个人群:英国牛津OXVASC研究(2011–2018年,主要为Caucasian)和香港CUHK-SR研究(2011–2015年,主要为Chinese)
入组对象为急性TIA或轻型脑卒中(NIHSS≤3)患者,均接受了脑部MRA或CTA检查,ICAS定义为任一主要颅内动脉狭窄≥50%。此外,研究者系统性回顾了近30年全球TIA/卒中人群中ICAS患病率的文献。
数据分析包括各年龄段、心血管风险因素分层下的ICAS患病率对比,以及狭窄部位的分布差异。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ICAS与风险因素的关联。
共有1287名OXVASC患者与691名CUHK-SR患者纳入分析,基本特征如下,总体来讲,CUHK-SR研究的人群年龄较小,男性较多,基础疾病较多。
Chinese人群中ICAS患病率为43.0%,显著高于Caucasian的20.0%,这种差异在<70岁人群中更显著,详情见下图:
Chinese无危险因素患者的ICAS患病率(27.1%)接近于Caucasian有两个风险因素者(26.2%)
ICAS的共同风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但在Chinese<70岁人群中,这些传统危险因素对ICAS的独立预测作用不强,提示可能存在遗传或其他非传统机制。
本研究首次在统一诊断标准和同期人群下直接比较Chinese与Caucasian TIA/轻型卒中患者ICAS流行病学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Chinese受试者更容易发生ICAS,起病更早,即使无传统风险因素也有较高患病率
种族差异独立于年龄和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
提示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差异,如东亚人群中高频的RNF213基因变异,或与饮食、环境等有关的地域性因素
研究同时发现,Caucasian老年群体中的ICAS患病率也不容忽视,支持为老年TIA/卒中患者常规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以更准确评估卒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