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 油性鱼类摄入或降低颅内动脉狭窄风险


微信图片_2025-09-23_100049_334.jpg导读:本研究探讨油性鱼类摄入与颅内动脉狭窄(ICAS)之间的关系。研究纳入384名60岁及以上、居住在厄瓜多尔沿海地区的土著人群,采用问卷评估鱼类摄入量,并通过颅内血管MRA检查血管狭窄情况。结果显示,每周摄入超过5份油性鱼类者,中重度ICAS发生率显著降低。该研究提示,增加油性鱼类摄入可能有助于预防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饮食干预提供新的证据。简要翻译如下(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262274/):



背景:膳食中海洋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的摄入与对心血管系统有益。这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心律失常及抗血栓形成作用,因此具备心血管保护功效。在此背景下,作为海洋 ω-3 PUFAs天然来源的膳食油性鱼类,其摄入理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保护作用。然而,关于膳食油性鱼类摄入量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联的研究信息较为有限且结论相互矛盾。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可能部分源于研究设计的异质性以及研究人群种族/民族的差异。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居住于厄瓜多尔沿海地区、有食用鱼类习惯的本土血统人群中,油性鱼类摄入量是否与颅内动脉狭窄呈负相关。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阿塔瓦尔帕队列研究(Atahualpa Project Cohort)中 384 名年龄≥60 岁的参与者。通过经验证的调查问卷对参与者的膳食油性鱼类摄入量进行系统性量化,并对所有参与者进行颅内血管飞行时间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of-flight MRA)检查。

暴露因素为二分类变量,基于每周 ≤5.1 份量(serving)与 ≥5.2 油性鱼摄入,界定高摄入与低摄入人群,该界值来源于我们在同一人群中的既往研究。结局变量为存在中重度狭窄的动脉数。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调整了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传统危险因素及严重牙齿缺失等变量),评估油性鱼类摄入量与存在中重度(≥50%)狭窄的颅内动脉数量之间的关联。





结果: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 67.7±7 岁,其中 56% 为女性。油性鱼类的平均摄入量为 8.9±5.2 份 / 周;283 名(74%)参与者的摄入量≥5.2 份 / 周。43 名(11%)参与者至少有 1 支主要颅内动脉存在中重度狭窄。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均显示,鱼类高摄入组,其至少 1 支动脉存在≥50% 狭窄的风险显著较低(β 值分别为 0.46,95% CI:0.27–0.77;以及 0.52,95% CI:0.30–0.90)


图片



结论:在厄瓜多尔本土血统人群中,每周食用超过 5 份油性鱼类与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ICAS)的较低患病率相关。

6402.jpg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