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颈动脉斑块,可以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由于时间和人力成本高昂,既往关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多是基于横断面,队列研究十分罕见。本文是2024年新发的一篇队列研究,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VWI)在基线处测量颈动脉斑块,然后随访脑血管病变的进展,研究发现,颈动... 了解更多>

18

症状性轻度狭窄且有溃疡,药物or手术?

本文介绍的研究是2024年刚发表的一项研究,本研究聚焦症状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结果显示,在轻度颈动脉狭窄的情况下,溃疡性病变可能对药物治疗产生抵抗。... 了解更多>

21

7年深耕,我们准备把这些年的所思所写编纂成册。。。

传统的学术训练,硕士三年,博士三年,我们虽不是学校,但也的确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在“颈动脉斑块”领域深耕了7年,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框架,有了自己的行业见解,期望与大家共享。... 了解更多>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

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曾介绍过"肠道菌群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章,有兴趣的可前往阅读... 了解更多>

17

颈动脉斑块新型评分系统:RADS评分

为什么临床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评分?比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评分,以及之前我们介绍过的CAS评分。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了解更多>

21

【专题】中国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CARE-II)项目简介

CARE-II是一项横断面、非随机、观察性、多中心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研究纳入来自中国五个地区(东北、北部、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13家医院和医疗中心的1072名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试者。... 了解更多>

10

【专题】中国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CARE-II)项目简介

CARE-II是一项横断面、非随机、观察性、多中心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研究纳入来自中国五个地区(东北、北部、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13家医院和医疗中心的1072名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试者。... 了解更多>

15

近四分之一国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

2024年1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美年大健康,在JAMA Network Open 发文,该研究发现近四分之一的中国成年人存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加或颈动脉斑块。... 了解更多>

11

我国近三成的脑血管患者颈动脉存在高危斑块

本文介绍的研究基于中国人群粥样硬化风险评估(CARE-II)项目,该项目已于2015年结题。该研究应用颈动脉磁共振成像,发现我国有脑血管症状的患者中,约28%存在高危斑块,仅约19%存在严重狭窄(狭窄率≥50%)。另外,... 了解更多>

15

斑块内出血体积大,卒中风险大?

本文介绍的研究基于中国人群粥样硬化风险评估(CARE-II)项目,发现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大小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风险因素。... 了解更多>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