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观点:易损斑块诊断领域的光芒,就像爱因斯坦式的癫狂

学术界对某一观点存在争议是常态。科学,也正是在这种讨论拉锯中,得以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易损斑块诊断技术的普及,有学者友情提醒大家:别忙着开发新诊断技术,要先弄清楚斑块易损性的价值!... 了解更多>

112

颈动脉粥样硬化滋养血管类型与斑块易损性相关

外源血管滋养管(VVE)的早期出现以及许多微血管通道的存在,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营养,与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此外,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程度也可能与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有关。... 了解更多>

122

综述:PET在易损斑块中的临床角色

在过去的20年中,FDG-PET成像也已成为探索动脉粥样斑块炎症活动的有力工具,为血管壁代谢活动提供了新的见解。... 了解更多>

121

一文搞懂“眼花缭乱”的临床研究设计

鉴于我们会经常翻译解读国内外关于易损斑块诊断和脑卒中防治的最新文献,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实验设计,了解一些基本实验设计方法可帮助我们迅速客观地了解文章思路,评价文献质量。如有疑问,欢迎留言探讨。... 了解更多>

124

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易损斑块成分有关

2020年初,荷兰的一组研究团队在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1948年建刊,影响因子5分左右)发表文章,探索胰岛素水平与斑块成分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结尾附上了对整个实验设计的简单... 了解更多>

129

美国梅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以及日本学者联合发布创新型实验结果

致命的脑血管事件通常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但是,斑块易损性(破裂倾向)取决于斑块成分,而非其造成的管腔狭窄程度,目前临床上的常规成像技术很少关注斑块成分。本研究首次应用无创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在体... 了解更多>

126

2019颅内MR血管壁成像共识

颅内MR血管壁成像的临床应用:动脉血管壁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夹层、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烟雾病、RCVS);静脉血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颅内动脉斑块MR影像特征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颅内静脉MR影像特征与... 了解更多>

106

冬天脑卒中高发,如何预防卒中,这篇文章全讲透了

一级预防: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管控好“三高”详情见做了MR-VPD检查,医生说我需要改变生活习惯,怎么改? 二级预防:病发时“120”快速识别... 了解更多>

131

柳叶刀权威发布:易损斑块预测卒中风险

2019年,The Lancet发表了一篇关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综述,该综述对 2013.1.1-2018.12.31期间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进行了meta分析,总结了斑块易损性特征(斑块内出血,薄/破裂的纤维帽,大... 了解更多>

125

2019指南回顾:关注斑块成分,分析斑块性质

MR-VPD检查,基于多对比度磁共振图像,定性定量分析斑块成分,可用于确定斑块性质,目前已在国内多数医院、影像中心开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支持斑块相关科研工作。... 了解更多>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