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新发颈动脉斑块可预测冠脉斑块进展;微钙化是不稳定因素?

尽信书不如无书,权威机构的权威学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文章,也不一定是毫无争议或十分准确或值得100%信任的。每篇文章的新发现都值得思考,但其得出结论的过程往往都有一些瑕疵,这些瑕疵是我们对其研究证据存疑的依据,也可能是未... 了解更多>

156

负荷超声心动图与颈动脉造影联合使用,监测斑块内新生血管

负荷超声心动图(stressechocardiography,SE)可用于对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和风险分层。超声造影(CEUS)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 了解更多>

111

斑块成分如何随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又有哪些?

本文整理的两篇文章均基于荷兰鹿特丹45岁及以上人群的前瞻性队列进行,主要研究了斑块成分变化趋势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了解更多>

103

科研趣文系列:牙齿脱落,蔬菜摄入,睡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牙齿脱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负担独立相关,并可预测卒中患者较差的预后功能... 了解更多>

112

专题:糖尿病对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发展的影响

血清胰岛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成分的存在有关,特别是斑块内出血。这表明空腹血清胰岛素能够传达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信息,最终可能会在临床实践中用于患者的风险分层。... 了解更多>

136

当前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荷兰人群研究

当前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促进具有脂质核心的易损斑块向更稳定的钙化斑块转变。... 了解更多>

94

如果你是卒中病人,如果你有这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观念……

内容提要:不爱运动,贪吃不忌口(贪多贪糖贪盐),吸烟,饮酒以及没有节制的嗜好等都是一些不良习惯,也是很多卒中患者的共同特征。... 了解更多>

104

“数百次引用”的文章这么研究“脂质核”...

内容提要:血浆总胆固醇高与斑块内脂质核的存在密切相关 (B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与无症状斑块相比,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内脂质核较大  (By 牛津大学)慢阻肺患者斑块内常见脂质核成分(By 荷兰Erasmus Medi... 了解更多>

105

颈动脉疾病和卒中:基于管壁MRI评估卒中风险

内容要点: 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率与斑块负荷关系不大。管壁MRI成像可以有效识别斑块成分(纤维帽完整还是破裂,脂质核大小,斑块内出血有无,以及钙化是否凸出管腔),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以最大管壁厚度和脂质核面积为主的评... 了解更多>

107

评估斑块内脂质核?看看指南里怎么说!

2019年5月,《中国脑血管病影像指导规范》发布,规范里特别提到了磁共振管壁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价值:探寻脑血管疾病病因(鉴别狭窄病因,评估斑块易损性),随访斑块进展以及药物治疗效果。2019年11月《脑血... 了解更多>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