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颈动脉疾病和卒中:基于管壁MRI评估卒中风险

内容要点: 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率与斑块负荷关系不大。管壁MRI成像可以有效识别斑块成分(纤维帽完整还是破裂,脂质核大小,斑块内出血有无,以及钙化是否凸出管腔),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以最大管壁厚度和脂质核面积为主的评... 了解更多>

51

评估斑块内脂质核?看看指南里怎么说!

2019年5月,《中国脑血管病影像指导规范》发布,规范里特别提到了磁共振管壁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价值:探寻脑血管疾病病因(鉴别狭窄病因,评估斑块易损性),随访斑块进展以及药物治疗效果。2019年11月《脑血... 了解更多>

48

关于脂质核的观点汇总...

he Lancet曾发表一篇关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综述,该综述对 2013.1.1-2018.12.31期间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进行了meta分析,总结了斑块易损性特征(斑块内出血,薄/破裂的纤维帽,大脂质核等),成... 了解更多>

42

快速识别高危斑块,主要看这个指标...

本前瞻性研究发现CAS评分与管腔表面破裂,斑块进展明显相关。管腔狭窄之外,CAS也可以对斑块评估分级,潜在价值巨大。... 了解更多>

50

AJNR: 近25年,有关颅内血管壁MRI的文献分布规律是这样的…

值得注意的是,神经放射学的研究通常重在报告创新技术和尖端方法,尚未在临床实践验证或进行大范围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一般规模不大,可作为“概念证据”,在技术发展上,影响深远。... 了解更多>

42

2020年,全球约有8亿人有颈动脉斑块,中国将近占2亿

2010年,中国30-79岁人群中,CAS和CP的患病率约为27.22%和20.15%患有CAS和CP,分别相当于2.0773亿人和1.5382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到2020年,CAS和CP影响的人数将分别增加到2.6... 了解更多>

41

无症状人群血管壁MRI:3T和7T的比较

尽管3-T和7-T发现病变的差异性很大,我们认为7-TMRI具有识别颅内血管壁病变总负担的最大潜力。... 了解更多>

42

专题:7-T MRI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随着7-T MRI在国内的陆续入驻,人们不禁会好奇,这种超高场磁共振设备都能做些什么,对医疗事业以及人类社会能有怎样的影响。... 了解更多>

46

关于7T 磁共振,我们汇总了801名受试者,954次7T MRI检查...

2017年,美国FDA批准了首个7T磁共振成像设备,在这之后,超高场MRI陆续装机在全球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例如国内的天坛医院、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等。超高场MRI(UHF)成像分辨率更高,极大地改善了对形态学变化的描述方式... 了解更多>

47

磁共振直接血栓成像,可用于诊断深静脉血栓分期

目前,临床上 超声检查应用最为广泛,且DSA仍然是诊断 DVT的金标准,该检查能够准确判断血栓存在与否及其分布范围。... 了解更多>

52